洗滌有水洗和干洗之區(qū)分,而水洗有三大要素:洗滌溫度、洗滌時長和洗滌力道。
第一要素:洗滌溫度
洗滌溫度是指服裝在水洗時,洗滌用水的溫度。洗滌溫度對水洗工作服的關系重大,提高洗滌溫度。能產生以下幾方面的作用:
1、能夠有效的提高洗滌劑的溶解度,而達到獲得濃度較高的洗滌液,增強去污的能力;
2、能夠讓洗滌液的增溶能力變的更強,從而加強了對污垢的溶解能力;
3、使洗滌液的乳化作用加強,讓一般性的污垢在高濃度洗滌液的沖洗下,能夠很快被乳化從而脫離其織物的表面;
4、由于洗滌溫度的提高,使污垢和織物同時發(fā)熱,致使污垢分子和織物分子的運動速度加快,減弱了兩者之間的粘接牢度,又在高濃度洗滌液的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,污垢很容易從織物載體上脫離。
總之,從以上幾個方面就可以看出,提高洗滌溫度對洗滌十分有利。
隨著洗滌溫度的提高,以上幾個方面的作用就越顯著,一般可以說洗滌溫度越高,洗滌效果也就越好。因此常把提高洗滌溫度作為提高洗滌質量的一種手段。
實踐證明,這只適用于對白色織物的洗滌,在對染色織物的洗滌時,要適當控制洗滌溫度。如在高溫下洗滌染色織物,織物上的染料在上述幾個方面的作用下,被當作污垢而被洗脫,尤其是一些著色牢度較差染料染色的織物,就會發(fā)生嚴重的脫色。因此在洗滌染色織物時,要視其織物的纖維性質、著色牢度、著色方法、色澤深淺的不同,控制適當?shù)南礈鞙囟?,決不可以追求高溫洗滌效果而使織物脫色的情況發(fā)生。
此外,在洗滌被蛋白質類污垢污染的織物時,決不可以用高溫,因蛋白質污垢如遇高溫時就會使其與織物的臨界面迅速擴大,甚至會滲透到織物纖維內部,從而增強了污垢與織物纖維的粘接牢度,產生污垢在織物載體上再也不能去掉的后果。
因此在洗滌沾有血污、奶污、精液污、白帶污等蛋白質類污垢的織物時,要用冷水浸泡后,再用低溫洗滌。提高洗滌溫度不僅能促進洗滌的溶解,并能充分發(fā)揮洗滌劑的去污功效,在考慮服裝的保色性和保形性的基礎上,對不同性質和不同色澤的面料、不同污垢的服裝要選用不同的洗滌溫度。
第二要素:洗滌時長
工作服的種類很多,由于工作服面料的類別不同、質地薄厚不同、色澤不同、污染程度不同等,洗滌時要區(qū)別對待,其洗滌時間的長短就有所不同。
前面講過,各種織物遇水后在耐拉強度和長度上都會有一定的變化,由于各種織物的纖維結構和性質的不同,其耐拉強度和長度上的變化也有所不同。對于伸長系數(shù)變化較大、耐拉強度下降幅度又較大的纖維面料,在水洗時要盡量縮短洗滌時間,防止因洗滌時間較大的纖維面料,在水洗時要晝縮短洗滌時間,防止因洗滌時間過長而使織物遭受損傷。在洗滌用質地不同面料拼制的服裝時,要以伸長系數(shù)變化較大,耐拉強度下降幅度較大的面料來確定洗滌時間。
一些用毛料、絲綢及混織物制成的時裝及高檔服裝,為了增強服裝某個部位的挺括效果,用膠類粘附了一些輔料。對這類服裝水洗時要格外小心。如洗滌時間稍長,除部分膠類能被水溶解情況外,面料與輔料在遇水后因伸長變化系數(shù)的不同而脫離。待服裝晾干后,這些服裝就會出現(xiàn)起泡或變形的現(xiàn)象,降低了服裝的原有價值及外觀效果。因此在洗滌這類服裝時,要用一切有效的去污手段,在洗凈污垢的基礎上縮短洗滌時間。并要及時脫水晾曬。洗滌染色織物服裝或帶不同顏色的服裝時,操作動作要迅速利落,洗凈后立時脫水,防止因洗滌時間過長,而造成服裝脫色或串色。只有洗滌白色棉織物、床上用品時,為了提高洗后潔度,浸泡時間可稍長些外,其他毛料、絲綢及有色服裝,洗滌時間均不宜過長。
第三要素:洗滌力道
在工作服的洗滌過程中,要使用一些機械力。如揉搓、刷擦、攪拌、拎投、甩干等,沒有這些力的作用,就不能把衣物洗干凈,但也要視情況而定,用力適度。由于服裝面料性質的不同、新舊程度的不同,其耐拉強度就有所不同,洗滌所用的機械力就各有不同。如果使用一樣的機械力,對耐拉強度較差的服裝面料就會有破壞作用。因此有洗滌服裝地,要根據(jù)其面料的承受能力,來運用適當?shù)臋C械力。既不損傷衣料,又要把工作服洗凈為目的。